【皮膚T細胞淋巴癌】皮膚T細胞淋巴癌的成因、症狀及治療方法
健康新知

【皮膚T細胞淋巴癌】皮膚T細胞淋巴癌的成因、症狀及治療方法

5 分鐘閱讀

濕疹持續發作,即使接受適當治療後,病情仍沒有好轉,要小心可能是患了一種比較罕見及可以致命的癌症、即「皮膚T細胞淋巴癌」(Cutaneous T-cell lymphoma)。它屬於較難診斷、但發展較緩慢的癌症,特徵是先入侵皮膚,後來陸續散佈到淋巴系統。由於症狀與濕疹十分相似,所以令人容易混淆及難以察覺,因而有機會耽誤了求診的時間,影響日後的治療。

  • 出紅疹、斑塊,可以是凸起或鱗片狀
  • 患處可能會感到痕癢
  • 皮膚有萎縮情況、可呈紫紅色
  • 患處脫皮及出現皮屑
  • 可令身體的皮膚增厚
  • 在皮膚上形成腫塊,並有機會破裂
  • 脫髮
  • 淋巴結腫大
  • 可能會出現全身皮膚發紅、出皮疹的狀況
  • 踏入晚期,消化系統、心臟都可能會受到影響,引致有機會感到十分疲勞、虛弱、咳嗽、發燒、吞嚥困難、貧血及體重下降等情況
  • 如癌細胞入侵腦部,可致視力模糊

皮膚科專科醫生胡惠福表示,皮膚T細胞淋巴癌與濕疹的症狀很相似,往往容易被患者誤當只是濕疹發作。其實皮膚T細胞淋巴癌主要影響患者的軀幹位置,例如胸口、腹部、背脊等。相關的皮疹邊界會較為明顯,形狀怪異不規則,皮疹可長期持續不退。有時候可以引致斑塊、腫瘤等,其腫瘤也可能會有潰瘍流血的情況。

至於濕疹主要影響皮膚皺摺位置,例如腋下、手腳摺位等。患處的皮疹邊界並不明顯,可以有丘疹、斑塊,而病情會時好時壞,皮疹有機會消退及好轉。

在醫學分類上,皮膚T細胞淋巴癌是隸屬於30多種「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其中1種,當中也有分類,其中蕈樣肉芽腫是比較常見的皮膚T細胞淋巴癌。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最新資料顯示,非霍奇金氏淋巴瘤在本港十大常見癌症中排行第10位,2019年共有1,020宗新症個案,患者大多為65歲或以上,男性患者較多。

根據歐美統計數據指出,皮膚T細胞淋巴癌的發病率,大概每100萬人便有6人患上此種罕見癌症。臨床上較常發生於50至60歲人士身上,男女患病比例大約為2比1。

醫學界至今仍未掌握引致皮膚T細胞淋巴癌的真正原因,但估計可能與T細胞出現改變或變異有關,導致轉化成癌細胞。也曾有研究推斷其病因或由細菌、病毒、或環境中的化學物引致。

皮膚科專科醫生陳厚毅曾指出,皮膚T細胞淋巴癌若最初只出現於局部皮膚,患者5年存活率可高達8成。若癌細胞已入侵至淋巴系統、其他器官,存活率有機會大降至4成。

綜合各皮膚科醫生的意見,大家若懷疑有相關症狀,或濕疹長期難以治好,譬如皮疹長期持續不退,或皮疹變得越來越不規則,甚至出現潰瘍流血,重覆接受治療也無改善,應盡快求診。醫生可透過皮膚組織切片檢查及化驗,評估病人是否患了皮膚癌。

臨床上有幾種方法可治療皮膚T細胞淋巴癌,若患者能成功控制病情,他們的平均存活率可長達10年至15年。

  • 照光療法:利用特定的紫外線,促使患癌的T細胞凋亡,並改善皮膚的炎症及調節免疫力
  • 可使用含化療藥物、類固醇等成份的藥膏,應用在皮膚患處上
  • 放射治療,例如在患處進行X光或電子光束等放射治療,殺死癌細胞

Cigna_Elite360_CTA_Banner_EN

信諾尊尚360醫療保為您提供360度全面及個人健康保障,包括預防、診斷、治療及康復。計劃每年保障限額高達港幣$5,000萬,涵蓋一系列住院及手術保障、自選保險保障、個人化健康評估、三大危疾「癌症、中風及心臟病」全方位保障及環球醫療禮賓服務等,全面保護您健康旅程的每一個重要階段。按此了解更多

資料來源

  1. 倪匡曾患皮膚癌症狀似濕疹 醫生估計屬罕見癌症教留意3大分別/a>
  2. 倪匡患皮膚癌似濕疹?醫生:或患罕見皮膚淋巴癌較難察覺|附4大治療方法
  3. 濕疹久久都沒好!小心恐是皮膚淋巴癌 出現這些症狀快就醫
  4. 倪匡逝世|晚年皮膚染頑疾 醫生:或患罕見皮膚淋巴癌 症狀似濕疹
  5. 2019年香港癌症統計概覽
  6. What causes mycosis fungoides?
  7. Mayoclinic-Cutaneous T-cell lymphoma

您可能感興趣

訂閱信諾Smart Health

獲得最新健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