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出遊】一文看清曬傷後護理3步曲
生活秘訣

【夏日出遊】一文看清曬傷後護理3步曲

4 分鐘閱讀
cigna-team作者信諾團隊

趁着天朗氣清,不少人都盤算著週末的出遊大計?不過,在酷熱的環境底下,大家必需要做足防曬工作,以免因曬傷了而樂極生悲。信諾Smart Health為你講解曬傷的原因和曬傷後的處理方法!

曬傷主要是因為陽光中的紫外線傷害,紫外線(Ultraviolet - UV)與我們所能看見的光不同,UV比陽光擁有更高的能量,所以可以穿透皮膚,造成細胞組織的破壞。陽光中的紫外線分為UVA和UVB,UVA穿透力強,可穿透皮膚表層直達真皮層,並破壞膠原蛋白,導致皮膚老化及皺紋形成;UVB則導致曬傷、曬黑、皮膚變紅發熱,甚至皮膚癌

當曝曬在陽光下數小時後,曬傷的症狀便慢慢出現。當然時間長短亦因應當日的紫外線強度而有有異,紫外線指數越高,對皮膚造成傷害的機會越高。

世界衞生組織把紫外線指數分為下列幾種曝曬級數:

紫外線指數 曝曬級數
0-2
3-5 中等
6-7
8-10 甚高
>11 極高

皮膚:紅腫痕癢、出現脫皮
頭髮:分岔、斷裂
咀唇:乾燥龜裂、顏色變深

曬傷大約可以劃分為3種程度。

輕度曬傷

徵狀:

  • 皮膚會呈現發紅發燙,情況持續 2至3小時。

建議處理方法:

  1. 離開陽光猛烈處,前往陰涼地方用清水沖洗,或直接沖凍水涼,減輕曬傷後皮膚的灼熱感。
  2. 浸濕毛巾但不要完全扭乾,敷在曬傷患處上 5至10分鐘。
  3. 當皮膚狀態穩定及傷痛緩和後,可以塗潤膚膏或蘆薈作保護。

中度曬傷

徵狀:

  • 除了輕度曬傷的徵狀外,還帶有痛楚痕癢,甚至出現水泡。

建議處理方法:

  1. 為皮膚降溫外,可以用有鎮靜效果的爽膚水輕輕拍打發熱處。
  2. 大量喝水來補充水份和為身體降溫。
  3. 皮膚狀態穩定及傷痛緩和後,可以塗潤膚膏或蘆薈作保護。

重度曬傷

徵狀:

  • 皮膚燙熱以及強烈痛楚,變得紅腫,出現脫皮、發炎及大面積水泡。
  • 有發燒及其他不適。

建議處理方法:

  1. 應立即求醫。
  2. 可以清水或冷水去為皮膚急速降溫作急救及減輕因曬傷而帶來的不適。
  3. 切忌擅自塗上任何東西,包括護膚品,亦不可擦拭酒精或凡士林等會令皮膚變得更加乾燥。
  1. 不要在患處上使用任何化妝品與卸妝品。
  2. 不要去角質或精華液等,刺激在復康中的皮膚。
  3. 若已有曬傷並不建議額外使用防曬品,可以選擇穿著長袖衣物、口罩、太陽眼鏡、撐傘等方式防曬。
  4. 不論是各種程度的曬傷,患者都要避免在康復前再曬太陽,同時應盡可能避開太陽較烈的時段外出。

所謂預防勝於治療,在此呼籲各位若真的要進行戶外活動請做好防曬措施,好好保護自己!想有效防曬,可以參考信諾Smart Health的文章 - 【防曬霜要點揀?】物理性防曬VS化學性防曬

資料來源

  1. 【亡羊補牢】曬後護理不容忽視
  2. 衞生防護中心 - 紫外線不可不防 (chp.gov.hk)

您可能感興趣

訂閱信諾Smart Health

獲得最新健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