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不正很常見嗎?自己也存在這個問題嗎?當做完運動、喝完一杯咖啡,偶爾心跳加速,久久未復正常時,上述問題都曾在你腦海響起過。究竟甚麼症狀值得留意,而成因又能否追溯?讓我們由症狀、定義與成因一一解說。
什麼是心律不正?
心律不正是指任何不正常的心跳或心臟節律。一般狀態下,正常的心跳速率應為每分鐘60至100次,並保持穩定。當心跳速率過快(每分鐘超過100次)或過慢(每分鐘少於60次)時,就有機會出現心律不正。
另一個情況是,心跳速率雖正常,但卻不規則,這有機會是異位心跳或心房纖維性顫動的表現,同樣需要注意。
心律不正的症狀
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心律不正症狀,分成三個部份(過快、過慢、不規則)
心跳過快(靜止狀態下,心跳速率超過100次/分鐘):
- 氣喘
- 心悸
- 胸痛
- 昏暈
- 甚至在嚴重情況下導致失去意識
心跳過快類型包括心室顫動、心房顫動、心室性心搏過速等。
心跳過慢(靜止狀態下,心跳速率低於60次/分鐘):
- 引起無力感、疲勞
- 頭暈
- 甚至在嚴重情況下導致意識模糊
心跳過慢類型主要包括病竇症候群。
不規則心跳(心跳速率處於正常範圍,不規則地加快或減慢,甚至漏拍)
- 胸悶
- 心悸
- 頭暈
- 嚴重時可能導致休克
不規則心跳類型主要包括心房顫動。
心律不正的成因
心律不正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其中一些常見的原因包括:
由上述資料所知,部分違禁藥物如可卡因會對心臟做成嚴重影響,另外香煙、過量咖啡因,都會令人心跳加快,而坊間當有傳言「飲酒護心」,事實上過量酒精亦是引致心律不正的元凶之一。
然而心臟是24小時持續活動,有很多不明顯的症狀難以察覺,甚至部分患者沒有先兆,而是在體檢時偶然發現。為免部延誤診治、一旦出現疑似心律不整的症狀,應盡早向醫生咨詢並排除病因,及定期進行身體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