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癌】四肢腫脹、半夜劇痛:教你分清骨癌疼痛及兒童發育性骨痛病徵
危疾保障

【骨癌】四肢腫脹、半夜劇痛:教你分清骨癌疼痛及兒童發育性骨痛病徵

9 分鐘閱讀
cigna-team作者信諾團隊

雖然任何年齡人士都有機會患上骨癌,此症卻是本港0-19歲人士五大癌症之一,兒童及青少年首當其衝。

骨癌病徵有時和關節痛、兒童發育性骨痛或上班族常見的腰酸背痛相似,令人難以察覺。70年代之前,患上骨癌幾乎和截肢劃上等號,但今時今日的骨癌療法,結合了腫瘤切除手術及化療,大大提升存活率,同時讓骨關節炎及類風濕性關節炎更多患者保留肢體。

骨癌是始於骨骼的最常見癌症類型。這類腫瘤癌細胞與早期形成的骨細胞近似,但不如正常骨骼中的骨組織堅固。

骨癌的腫瘤通常始於骨骼快速生長的區域,如腿部或手臂的末端。

  • 大部份的骨癌的腫瘤都長於膝蓋一帶,主要在下側大腿骨(遠端股骨Distal femur),以及上側脛骨(近端脛骨proximal tibia)。
  • 第二最常見的部位則是肩膀(近端肱骨 proximal humerus)。

但骨癌也可見於其他骨骼部份,包括骨盆腔(臀部)及下巴,特別常見於老年人。

骨癌可分為原發性或繼發性,但原發性骨癌較為罕有。

  • 原發性骨癌始發於骨骼細胞
  • 繼發性骨癌始發於其他器官,再發生骨轉移

原發性骨癌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類別:

  • 骨肉瘤(Osteosarcoma):最常見的骨癌,患者以兒童和年青人為多;男性發病率略高於女性
  • 軟骨肉瘤(Chondrosarcoma) : 第二最常見的骨癌,患者以40至60歲人士為多,始發於關節的軟骨細胞。
  • 尤文氏肉瘤(Ewing sarcoma):多見於兒童和青年人;男性發病率略高於女性

醫學界對於骨癌的成因未有定論,有關研究仍持續進行,但以下因素會增加骨癌風險:

  1. 遺傳:有家族病史的人士,患上骨癌的風險會較一般人為高
  2. 曾患良性骨腫瘤:若過往曾患軟骨瘤、骨軟骨瘤、成骨細胞瘤或瘤樣病變等,病變機會增加
  3. 曾接受放射治療:因曾暴露在大劑量的輻射中,物質容易在骨骼中聚集,患骨癌的風險會略為提高
  4. 罕有遺傳病患者有視網膜胚胎細胞瘤此類眼癌遺傳因子的人士、佩吉特氏病以及李法美尼綜合症患者患骨癌的風險較高

骨癌的病徵有時和關節痛或都市人腰酸背痛相似,易被忽略,多留意痛處是否腫脹,如痛楚持續務必及早求醫。

  • 疼痛:膝蓋、盆骨、大腿、小腿、上臂、胸骨及肩骨,骨癌患處通常會持續痛楚,或一觸即痛,晚上痛楚尤甚
  • 腫脹:隨着癌腫瘤長大,患處會出現腫脹,如鄰近關節則可能妨礙該部位的活動
  • 骨折:較晚期的徵狀,骨組織變脆弱因而引起骨折
  • 其他徵狀:疲倦、發燒、消瘦,但相對少見

由於骨癌當中的骨肉瘤多發病於小童及少年,部份人未必能分清疼痛是源於發育性骨痛(Growing Pain)或骨肉瘤所引起的疼痛,以至錯失治療良機。以下為你列出外國研究所分析的兩者之間的分別。

發育性骨痛

骨肉瘤疼痛

夜間疼痛、有時會痛醒

3-5歲、8-11歲

10-20歲

沒有腫塊

可能會摸到腫塊

痛楚時左時右

固定位置疼痛

有時是肌肉痛、有時是骨頭痛

骨頭痛

運動時痛楚減輕

運動時痛楚加劇

按骨腫瘤的大小以及擴散程度,骨癌可分為以下不同期數。

  • 1A期:腫瘤直徑不多於8厘米,未擴散到附近的淋巴結
  • 1B期:腫瘤直徑超過8厘米,未擴散到附近的淋巴結;腫瘤生長於多於一個的骨骼位置
  • 2A期:腫瘤直徑不多於8厘米,尚未擴散到附近的淋巴結或遠處
  • 2B期:腫瘤直徑超過8厘米,尚未擴散到附近的淋巴結或遠處
  • 3期:腫瘤生長在同一骨骼上多個位置,尚未擴散到附近的淋巴結或遠處
  • 4A期:任何體積的腫瘤,並且可能生長在骨骼不止一個位置。雖未擴散到附近的淋巴結,但已擴散到肺部
  • 4B期:任何體積的腫瘤,並且可能生長在骨骼不只一個位置。已經擴散到附近的淋巴結,亦可能已經擴散(或未擴散)到肺或其他骨骼

醫生先會以臨床的方式檢查,如檢測是否有明顯腫塊、疼痛位置及持續時間、骨骼有否異樣。如初步懷疑病人患上骨癌,則要採用以下方式作進一步診斷。

骨癌診斷檢測

原理

血液檢驗

檢驗鹼性磷酸酶(ALK-P),如患上骨癌,ALK-P濃度便會上升

成像檢測

X光檢查(X-Ray)

一般可以檢測腫瘤位置、大小,但要得悉腫瘤是良性或惡性則要靠組織切片化驗

骨頭同位素掃描(Bone Scan)

可檢測腫瘤有否轉移到其他骨骼位置

電腦斷層掃描(CT)

分析腫瘤大小、入侵範圍,比較腫瘤部位與其他正常部位的差別

也會進行肺部電腦斷層(Chest CT),因為肺部是腫瘤最容易發生轉移的位置

磁力共振(MRI)

精準定位腫瘤入侵的範圍,包括脂肪、肌肉、其他器官、血管和神經等

正電子掃描

辨別癌細胞的位置,以偵查有否擴散

組織切片化驗

進行手術取出腫瘤切片組織,作病理化驗

按骨腫瘤的大小以及擴散程度,醫生會建該議以下的骨癌治療方式。

信諾的客戶也可以享有專屬醫療服務經理的服務,你可向醫療服務經理查詢準備將要接受的治療方案的專業意見,如醫生認為情況合適,可以為客戶安排在家接受癌症治療到診服務。

骨癌治療方式

內容

骨癌治療費用參考(港幣)*

手術治療

視乎癌細胞有否擴散,可採用局部腫瘤切除術盡量保存正常組織;若癌細胞已擴散到鄰近的範圍,則有機會需要進行大範圍的腫瘤切除術,甚至截肢

請向醫生查詢

化學治療(化療)

以抗癌藥物殺死癌細胞或令其萎縮

施藥及準備費用:每日 每日 $2,400;化學治療藥物均須按成本另行收費。

放射治療(電療)

利用治療機器所產生的高能量輻射,向患處及有關部位照射,殲滅腫瘤

全身放射治療(每次):$9,430

標靶藥物(免疫治療)

目前的標靶藥物主要用以預防癌症病人的骨轉移併發症

針對骨癌的標靶藥物:唑來磷酸及地舒單抗

請向醫生查詢

*參考自不同的本地私家醫院、醫院管理局收費表;最後瀏覽上述醫院之收費價錢日子為 2021年5月3日。

隨著醫學進步,骨癌的存活率近年有所提升。如能於早階段發現並接受適當的治療,骨癌5年存活率可高達七成以上。

階段

骨癌5年存活率

未擴散(Localized)

74%

擴散至鄰近骨骼位置、組織或淋巴結(Regional)

66%

擴散至更遠的骨骼位置,或其他器官,如肺部(Distant)

27%

整體存活率

60%

骨癌成因未明,風險因素也難以改變,因此醫學界沒有具體的方式去預防骨癌。一般而言,可透過均衡健康飲食恆常運動避免吸煙攝取過量酒精來維持強健體魄,降低患癌風險。


信諾尊尚360醫療保為您提供360度全面及個人健康保障,包括預防、診斷、治療及康復。計劃每年保障限額高達港幣$5,000萬,涵蓋一系列住院及手術保障、自選保險保障、個人化健康評估、三大危疾「癌症、中風及心臟病」全方位保障及環球醫療禮賓服務等,全面保護您健康旅程的每一個重要階段。按此了解更多

資料來源

  1. 醫院管理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
  2. An Evidence-Based Case Study of Unilateral Shin Splints: Do Red Flags Function in Paediatric Osteosarcoma?
  3. Growing Pains: Causes, Symptoms, and Pain Management in Children
  4. About Osteosarcoma
  5. 骨肉瘤(Osteosarcoma)是最常見的原發性惡性骨腫瘤
  6. 標靶藥預防骨轉移併發症

您可能感興趣

訂閱信諾Smart Health

獲得最新健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