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創傷】十字韌帶撕裂的成因和治療 如何避免受傷?
健康新知

【運動創傷】十字韌帶撕裂的成因和治療 如何避免受傷?

7 分鐘閱讀

十字韌帶撕裂是常見的運動創傷﹐運動時膝關節過度旋轉或彎曲便有機會令十字韌帶受傷,甚至斷裂。香港中文大學的一項統計顯示,香港平均每年有超過2,000宗前十字韌帶撕裂或折斷新增個案,重建手術亦十分常見 。但應如何分辨十字韌帶有否受傷?手術是否唯一治療方法?術後康復過程一般需時多久?韌帶斷裂會有後遺症嗎?

在膝關節內,分別有前﹑後十字韌帶,呈交叉形狀以維持膝關節穩定。前十字韌帶連接股骨與脛骨,限制脛骨向前移位。後十字韌帶位於膝關節的後方,限制脛骨向後移位,以相反的動作保持關節的穩定。

由於前十字韌帶控制膝關節的旋轉、內翻、外翻及彎曲,對進行激烈運動尤其重要。相比之下,前十字韌帶斷裂的機會比後十字韌高出很多,即使在運動前有足夠熱身,前十字韌帶亦有機會因跳躍、轉動或急停等動作的幅度過大而撕裂。

前十字韌帶斷裂是最常見的膝傷類型之一,佔了所有運動損傷的四成。小腿過度向前伸展、膝關節及小腿旋轉都是導致韌帶斷裂的主要因素。

造成斷裂的常見動作有:

  • 跳高後不正確落地
  • 忽然急停
  • 忽然轉向
  • 運動時與別人碰撞

大部份前十字韌帶撕裂的個案都屬急性的情況,而且不會自行痊癒,所以受傷時應避免觸動患處及用冰敷鎮痛,然後盡早求醫診治。醫生會針對病徵採取早期治療,包括:

  • 藥物治療
  • 冰療
  • 佩帶穩定膝關節的外支架
  • 物理治療

然而上述方法都只能舒緩受傷初期的膝部疼痛和腫脹,醫生會在初步控制病情後,根據情況判斷是否有需要進行前十字韌帶重建手術。

當十字韌帶受傷斷裂時,患者的膝關節會出現不穩定的症狀,並影響膝部的活動功能。傷者若懷疑自己韌帶有受傷,一般可從以下症狀進行初步的十字韌帶測試。

受傷位置

常見症狀

前十字韌帶:

  • 撕裂時可能會有「啪」一聲
  • 膝部疼痛和腫脹
  • 膝關節出現血塊
  • 膝部活動功能受限:活動幅度減少或無法走路
  • 膝關節出現不穩定的感覺:屈膝時會腳軟
  • 無法站立和繼續運動

後十字韌帶:

  • 在上落樓梯時,膝關節不穩定
  • 在長時間走路時,膝關節會感到疼痛

若症狀符合,應盡早求醫,醫生會以磁力共振(MRI)檢查十字韌帶是否撕裂。此外,十字韌帶受傷斷裂時往往會連帶令韌帶組織和半月板受損。因此,醫生亦會為傷者進行X光檢查,了解受傷的程度和範圍。

並非所有十字韌帶撕裂的患者都需要接受手術治療,一般來說,對於情況輕微,或日常活動需要較低的患者,醫生會在診斷後配合物理治療及康復治療,重拾膝關節的穩定性和活動能力。若患者願意改變他們的活動,盡量減少涉及旋轉及切入動作的運動,即使沒有完整的前十字韌帶,他們仍能夠應付日常步行和緩步跑等活動。

不過,有前十字韌帶缺陷的膝部仍有機會在日常練習中「支撐不住」,導致半月板和軟骨受傷,最後引發關節炎。而且,十字韌帶斷裂後難以自我修復,每當患者進行涉及急停、轉向、跳躍、扭動膝關節等的動作,便有機會有膝關節不穩的感覺。

由於現時的前十字韌帶重建手術效果良好及相對簡易,大部份患者都會選擇將前十字韌帶重建。另外,若傷者的十字韌帶完全撕裂,並影響步行、上落樓梯等基本動作,便需要考慮進行手術治療。運動員或有運動習慣的患者亦會傾向接受手術,令他們恢復受傷前的狀態。

手術治療的好處:

  • 舒緩膝關節不穩帶來的不適
  • 回復膝關節的穩定性
  • 恢復膝部活動能力
  • 可重拾運動習慣
  • 嚴重韌帶撕裂的最合適治療
  • 減少半月板和關節損傷的機會,從而減低患上關節炎的可能

多數患者在手術完成留院一晚就可出院在家休養。一般情況下,患者在術後一天已可用助行器下床行走。但膝關節依然會有少許疼痛及酸軟的感覺。大部分患者經過兩週的護理後便無需再依賴枴杖,可以嘗試自行走動,將來甚至可以重新進行運動。通常,從手術到完全康復至原有的活動能力大約需要六個月至一年。

接受手術後,患者須:

  • 使用保護器具穩定膝關節並使用拐杖輔助步行數星期
  • 在康復期間多休息
  • 定期接受物理治療及膝關節的護理,鍛練大腿肌肉及膝關節活動能力以加快患處復原。

十字韌帶撕裂的康復期雖然較長,但傷者若能多休息積極接受物理治療,遵從醫生的指引一步步鍛練,待相關肌肉完全恢復力量及控制能力,傷者亦可以重拾受傷前的運動水平。

Cigna_DIY_CTA_Banner_TC

即使有足夠的熱身,十字韌帶撕裂的風險仍無法完全避免,但你可以做好萬全準備。信諾DIY隨意保讓你根據個人需要,靈活設計專屬自己的健康保險,基本門診保障已包括物理治療,你更可從多項保障中自選所需,當中包括牙科保障,涵蓋定期口腔檢查、治療費用以及緊急治療﹐是一份真正度身訂造的自選健康保險。按此開始DIY你的健康保障

資料來源

  1. National Health Service
  2.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中西醫結合醫務中心
  3. 聖保祿醫院
  4. 香港復康會適健中心

您可能感興趣

訂閱信諾Smart Health

獲得最新健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