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光是一種極為普遍的視力問題,大部份人或多或少都有若干度數的散光,只是嚴重程度而已。雖則普遍,但未必人人都了解散光的成因、症狀,下文為你一一講解。
甚麼是散光
人體眼角膜的正常弧度應呈球型,光線經過角膜可聚焦於一點上,形成清楚的成像。一旦角膜的弧度不正(如呈橢圓形),就會導致屈光不正,造成影像散亂或重影,也就是散光。
散光類型
散光主要分為規則和不規則散光。
- 規則散光:角膜弧度不一,偏離主軸度,表面呈現橢圓形
- 不規則散光:角膜形狀不規則地彎曲,可能是因眼部受傷所導致,或源自圓錐角膜(一種角膜逐漸變薄的疾病)
散光的症狀
每個人的散光症狀都可能有所不同,但都主要是視力模糊或扭曲。一般而言,散光的症狀包括:
散光有併發症嗎?
上文提及的頭痛,已經是因視力散亂引起的併發症之一,如果散光嚴重但不及早嬌正,長遠可發展成弱視。
檢測散光
若發現有上述症狀,應及早預約眼科專科醫生或視光師進行全面檢查。
你也可利用網上小工具自我檢測,但最好還是由專業人士來診斷。
散光的成因
醫學界對散光的成因未有定論,遺傳是主要因素,後天環境因素影響不大,但部份人也可能因眼睛受創,或進行眼科手術後出現散光。另外,散光經常與近視或遠視並存。
哪些人更有可能患上散光?
任何年齡的人士也有機會患上散光,以下人士的風險則比常人更高:
- 有散光或其他眼部疾病的家族史,如:角膜炎
- 角膜有疤痕或變薄
- 重度近視,遠距離視野不清
- 重度遠視,近距離視力模糊
- 曾進行眼科手術,如:白內障手術
散光矯正方式
大部分散光問題都很容易治療,根據你的度數和眼部情況,視光師會為你建議合適的矯正方式﹐包括:
- 配眼鏡:最簡單的方法便是戴眼鏡,經視光師檢查後,按檢查結果的詳細度數,配散光眼鏡
- 隱形眼鏡:可合佩戴複曲面隱形眼鏡
- 激光手術:LASIK (激光矯視)和微笑矯視 (SMILE)是近年深受歡迎的激光矯視手術,可矯正散光。
私家醫院及矯視中心激光矯視收費
有些私家醫院及矯視中心只會提供一種矯視服務,而矯視服務的收費由$16,000至$28,500不等,均包括4至5次免費覆診,收費詳情*可參閱下表:
機構名稱 |
術前檢查費(港幣) |
SMILE微笑矯視(港幣) |
LASIK激光矯視(港幣) |
項目內容 |
$800 |
N/A |
$21,000 |
包括5次免費覆診 |
|
$670 |
N/A |
$23,300 |
包括5次免費覆診 及首次基本藥費 |
|
$800 |
N/A |
$19,800 |
包括5次免費覆診 |
|
$990 |
$22,000 |
$22,000 |
包括5次免費覆診 |
|
$500(術後退回) |
$28,000 |
$18,800 |
包括5次免費覆診、一年無限覆檢及一年藥費 |
|
$100(術後退回) |
$22,000 |
N/A |
包括5次免費覆診、手術當日藥費及一年無限視光檢查 |
|
$800 |
$23,800 |
$16,800 |
包括5次免費覆診及一年無限覆檢 |
|
$600 |
$24,000 |
$16,000 |
包括4次免費覆診 |
|
$800 |
$28,500 |
$20,000 |
包括5次免費覆診 |
*最後瀏覽上述醫院之收費價錢日子為 2021年5月3日。
註:上述價錢只供參考,詳細收費可向有關醫療機構查詢。
散光預防方法
雖然散光主要是遺傳形成,但養成良好護眼習慣, 對保障視力有一定幫助,不妨參考以下護眼小貼士,保持雙眼健康。
- 使用電腦或電子產品時
- 20-20-20規則:每隔20分鐘遠離屏幕,看向遠處至少20尺(6米)遠物體 ,維持至少20秒。
- 良好設置:使用電腦時,將屏幕設置於你眼睛下方4到5吋的位置
- 閱讀或進行文書工作時
- 注意光源:儘量用裝在天花的燈,光線要均勻
- 適當距離:眼睛距離書本或文件最少30厘米
- 不要躺在床上閱讀:這樣會不自覺地把書本移近眼睛
- 其他
- 多眨眼:眨眼有助於減少淚膜的蒸發,保持眼睛濕潤。專家表示,每分鐘貶眼16-20次是正常頻率。
- 眼部運動:於家裡也可自行做簡單眼部運動,消除眼睛疲勞。於此了解五分鐘眼睛按摩法
眼睛是靈魂之窗,值得我們用心呵護。信諾DIY隨意保讓你根據個人需要,靈活設計專屬自己的健康保險,基本門診保障已包括物理治療,你更可從多項保障中自選所需,當中包括牙科保障,涵蓋定期口腔檢查、治療費用以及緊急治療﹐是一份真正度身訂造的自選健康保險。按此開始DIY你的健康保障。
資料來源
- Astigmatism: Causes, Symptom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 Astigmatism Test | Online Eye Test for Astigmatism
- 衞生署學生健康服務- 散光
- 何謂散光? 成因與治療
© Cigna Healthcare 2023
本文所提供之資訊僅適用於健康和健身目的,不能用於診斷疾病或其他病況,亦不用於療癒、緩和、治療或預防疾病 (詳情請參閱「條款與條件」)。本文所含任何健康相關資訊僅為便利而提供,不應視為醫療建議。使用者應向尋求專業醫療意見,尤其是在自我診斷任何病痛或開始新生活方式或運動方案前更應如此。本文所含資訊有可能不合宜、不準確、不完整或不可靠。信諾環球不負責外部網站或資源所提供的內容或資訊正確性,亦不負責使用相關資訊的安全性。「Cigna Healthcare」和「Tree of Life」標誌是 Cigna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c. 在美國和其他地方經授權使用的註冊商標。所有產品和服務均由營運子公司提供或透過其提供,而非由 The Cigna Group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