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與經紀的分別 | 醫保攻略 | Cigna信諾香港
醫療保險101
醫保小知識

【醫療保險攻略】一文看清代理(Agent)與經紀(Broker)的分別

6 分鐘閱讀

不少人購買醫療保險時都希望透過保險中介人,例如保險代理(Agent)或保險經紀(Broker)的協助,在市場上揀選適合自己的產品。究竟兩者在職責及角色方面有什麼分別?他們同樣受監管嗎?隨著資訊科技發達,除了經中介人,現時也可經網上投保,過程十分方便快捷,對繁忙的上班族來說,上網買保險正逐漸成為一種趨勢。

保險代理和保險經紀均屬於保險中介人,他們的職責和代表方各有所不同。大家在選購醫療保險產品前,應先了解中介人的角色,以保障自身的權益。兩者之間的分別如下:

 

保險代理(Agent)

保險經紀(Broker)

代表方

保險代理可以是個人、獨資經營人、合夥或是一間公司的受僱代理:

  • 受僱代理:代表1間保險公司
  • 獨立代理:代表不同的保險公司(最多4間,其中獲准經營長期業務的保險公司不得超過2間)

 

  • 代表客戶、即向投保人負責
  • 保險經紀與保險公司並無僱傭關係,但可與不同保險公司簽訂合約,銷售不同保險公司各式各樣的產品。換言之,其銷售的產品種類會較多,同時可為投保人組成較多元化的保障組合

 

職責

代表指定的保險公司,向投保人推廣、建議及安排保單事宜

在多間保險公司所提供的產品中,為投保人選擇適合其需要的產品,並且代表投保人,與保險公司洽談保單條款及細則

申請保險中介人牌照

需要

需要

根據保險業監管局(下稱保監局)的資料指出,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本港共有1,736間持牌保險代理機構,合共80,873名持牌個人保險代理、24,279名持牌業務代表(即代理)。同時,共有819間持牌保險經紀公司及10,903名持牌業務代表(即經紀) 。

保險代理及保險經紀均須受到保監局及《保險業條例》監管和約束,包括《保險業條例》(第41章)及其附屬法例。保監局方同時負責有關中介人的發牌工作和處理相關人事涉及違規的投訴。而根據法例,任何人士或公司都不可以同時擔任保險代理和保險經紀,以免出現利益衝突。

近年政府大力推廣自願醫保,鼓勵大家要為自己及家人的未來加強保障。然而,購買醫療保險一定要找保險中介人嗎?近年網上投保成為新趨勢,由於提交的過程方便快捷,當中更不涉及中介佣金,有意投保人士只要一機在手,便可隨時隨地透過電腦或手機應用程式,選購合心水的醫療保險,全程不涉及第三方介入。有關產品更與傳統保險一樣,受到監管並設有冷靜期,同樣屬於可靠的投保方法。

保監局的資料指出,網上投保的過程包括由物色保險產品、實時查詢、索取報價、核保,到確定投保及交付保費,均由投保人自行在網上辦理。他們可購買的保險產品一般會以保障型為主,屬短期性質或結構較簡單的產品,當中不涉及投資成份。以下是一些例子:

  • 自願醫保產品
  • 提供保險保障,如住院現金、醫療、危疾、個人意外、殘疾或長期護理保障等,而不含高儲蓄成分的保費回贈保單或無現金價值的可續保保單
  • 一般保險產品,例如旅遊、家居、家傭及汽車保險等
  • 定期人壽保險保單
  • 個別合資格延期年金保單

Cigna_VHIS_CTA_Banner_TC

及早選購適合自己的醫療保險,例如包括專科門診、接受手術等住院服務,有助應付突如其來的健康問題,為未來提供保障。信諾自願醫保靈活計劃(優越),除了每名受保人每年保費可作稅務扣減的保費上限高達港幣$8,000稅務扣減外,提供不同計劃級別以供選擇,無論價錢、保障範圍抑或增值服務,都可以滿足精打細算的你,幫你慳到盡。按此了解更多

以上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信諾並不會就有關內容及資料準確性及完整性作出任何保證或陳述。就有關內容及資料引起的任何損害、賠償、費用或其他開支,信諾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以上保險產品資料直接由信諾提供,有關資料亦非保險產品的全部保障內容及特點,指定保險計劃受其保單條款所約束。就有關產品特色、內容、條款、細則及不保事項,請瀏覽信諾網站並參閱相關產品小冊子及保單條款。以上資料不能作為信諾與任何人士或團體所訂立之保險合約或作為簽訂任何保險合約之要約、邀請或游說。

資料來源

  1. 香港保險顧問聯會-保險經紀的角色
  2. 【保險中介】買保險揀Broker定Agent好?
  3. 保險業監管局-常見問題
  4. 保險業監管君局-自行網上投保

您可能感興趣

訂閱信諾Smart Health

獲得最新健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