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沒有聽過旋風球這項運動,因為旋風球乃是近年才發展和引入香港的新興運動。聽這項運動的名字,很多人未必猜到這項運動究竟是怎樣玩的,但喜歡嘗試新事物的你不能錯過,今次便讓我們為你介紹一下這項新引入的運動:
旋風球的起源
旋風球 (Flyball) 源自於美國的傳統拋接球遊戲(Trackball),是當地小朋友和大人在後花園玩的遊戲之一。後來由台灣教練賴照勳,於 2006 年將這項運動引入台灣,結合網球、羽毛球、和棒球的元素,發揮變化球的傳接特質,令球飛得很遠且高速旋轉產生變化球路,成為了旋風球初型。
這項新興運動挑戰球手的反應力、專注力、應變力和團隊合作能力,台灣教練更創作出個人單打賽以及六人團體比賽,後來正式將此運動命名為旋風球。2016年,岑智榮先生與張栢寧先生從台灣引入旋風球到香港,與台灣教練交流,亦引入了台灣的專利球拍及其他球具。兩位香港教練成立了香港旋風球總會後,更於 2017 年舉辦了首屆「香港旋風球公開賽」,令旋風球發展成更標準化和具體育訓練元素的運動。
旋風球的器材
旋風球這項運動源自於美國,起初由美國廠商所製,後來改良為塑膠所製,運動經過台灣改良後,新的旋風球拍更由台灣幸立企業社獲得專利,而 22g 黃色球成為了旋風球比賽中的指定用球。以下三個為旋風球的設備:
- 特製旋風球拍:大小經過改良,具鋸齒狀的路軌和加多旋轉效果的軟膠
- 特製旋風球:內裡空心,表面有凹凸不平像哈密瓜的紋路,方便做出變幻莫測的球路
- 旋風球的球門:1.3米 x 1.3米
旋風球的玩法
開始比賽前,雙方先自行決定兩隊的發球權優先次序,例如以猜拳決定。單局只能由一方的旋風球發球員進行發球,每局輪交換發球權。
旋風球分為個人單人賽和六人團隊比賽:
個人單打賽
單人賽中雙方的場區縮小至4m x 5m,而禁區距離為12m,底線設有1.3m高的球門,得分方法除了擊中場區外,更可選擇擊中球門,增加了各種球路變化的發揮空間。
六人團隊比賽
球員需要將球擊落至對手場區以取得分數,防守方法為接穩對手的來球。兩隊球員各佔一區,場區為10m x 10m,雙方相隔10m的禁區,一攻一守輪流進行比賽,而六位隊員需要如排球賽事般前排3人後排3人並輪流發球。
如何體驗旋風球?
香港旋風球總會現時正舉辦不同的旋風球課程,每個課程都會邀請不同領域的客席講師,講解各範籌的專業題目,助你提升個人技術和教學技巧。
適合新手參加的課程有「旋風球基礎證書課程」,內容涵蓋基本傳接技術、變化球包括「上飄球」及「側彎球」。完成課程後更可獲得旋風球基本拍和由香港旋風球總會頒發的「旋風球基礎證書。完成基礎課程後,更可報名參加「旋風球運動導師」課程成為教練。